地址:

桥冲镇白沙湖盐田岸597号

工作时间:

礼拜一 - 礼拜五 8.00 am - 6.00 pm

新闻中心

LGD战队俗称的由来及其背后的电竞故事解析

2025-08-02 14:41:50

作为中国电竞领域最具标志性的战队之一,LGD的俗称「老干爹」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从战队名称起源切入,追溯其创始人潘婕的创业历程,分析核心赛事造就的故事转折,解读电竞文化与娱乐产业的深度融合过程,并通过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双重视角,还原这支传奇战队从草根俱乐部到电竞名片的蜕变之路,展现其对中国电竞生态发展的深远意义。

1、名字的草根基因

2009年成立的LGD战队,最初由中国第一代电竞人潘婕组建。当时俱乐部名为「ForTheDream」,取英文首字母FTD作为缩写。在杭州网吧训练期间,队员发现社区用户总是将FTD误打成LGD,而潘婕因性格豪爽被队员称为「老干爹」,这个充满市井气息的称谓最终通过口耳相传,成为战队代称。

随着电竞社区规模扩大,老干爹这个昵称逐渐从圈内调侃演变为官方认可的品牌符号。2012年DOTA2分部成立时,俱乐部正式启用LGD作为标识,但始终保留「老干爹」这个更具亲和力的民间称谓。这种名称体系的双轨制,既保持了国际化的竞技形象,又延续了本土电竞文化的草根属性。

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年代,队员在直播时频繁使用「老干爹」自称,使这个称谓完成从电竞圈层到大众认知的破圈。淘宝店铺甚至出现以「老干爹应援辣酱」为卖点的粉丝周边,这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共创过程,奠定了LGD品牌特有的亲民基调。

LGD战队俗称的由来及其背后的电竞故事解析

2、TI折戟的觉醒时刻

2013年的DOTA2国际邀请赛成为战队发展的重要拐点。作为西恩刀塔代表队的LGD,在TI3主赛事阶段爆冷出局,创下中国战队当时的最差成绩。赛后队员们泣不成声的画面经直播传遍全网,某位队员「不破不立」的哽咽宣言,意外激发出整个粉丝群体的护队热潮。

这场挫折促使俱乐部启动管理革命。战队引入专业数据分析团队,将传统经验型训练升级为科学化训练体系。青训基地采用电竞专业高校联合培养模式,首创「职业生命周期管理」机制。正是这些职业化改革,为后来LGD连续多年保持顶级竞技水平奠定基础。

从低谷攀爬的过程中,粉丝群体逐渐建构起独特的应援文化。弹幕中「干瘪的钱包,滚烫的信仰」等口号广为流传,B站二创视频《老干爹战歌》播放量超500万,形成电竞圈罕见的正能量社区氛围,这种逆风翻盘的精神沉淀为战队DNA。

3、硬核到萌态的蜕变

2018年前后,LGD开始在品牌运营层面实施多元布局。王者荣耀分部打造出「快乐电竞」的运营理念,选手在比赛中使用「魔法少女」定制皮肤引发热议。这种打破次元壁的跨界操作,标志着俱乐部从纯粹的电竞战队向泛娱乐IP的转型。

与虎牙直播合作的「老干爹饭堂」栏目,开创了电竞真人秀新模式。选手在节目里展现厨艺比拼、方言教学等生活化场景,仅在首播期就收获超2000万播放量。通过构建电竞+美食+方言的立体化内容矩阵,战队成功渗透至泛娱乐受众群体。

在杭州亚运周期,LGD推出电竞文旅融合项目。主场馆设立虚拟偶像应援屏,与知味观联名的「老干爹藕粉」成为爆款旅游手信。这些商业化实践突破了电竞场馆的传统变现模式,建立起城市名片级别的品牌认知。

4、商业与文化的平衡术

面对资本洪流,LGD始终保持文化品牌的主体性。与老干妈辣酱的品牌联名,将「双椒合璧」的营销创意落地为限量版外设套装,既实现商业价值,又强化了名称记忆点。这种兼具娱乐性与传承性的跨界,在电竞营销领域树立新标杆。

在社区反哺方面,俱乐部发起「电竞进校园」公益计划,三年间覆盖全国200所高校。通过组织退役选手开设职业规划讲座,构建起从流量到价值的正向循环。2023年捐赠的「电竞希望小学」项目,更将品牌影响力延伸至社会公益领域。

站在新十年的起点,LGD与杭州市政府共建的电竞文化博物馆即将落成。场馆内特设的编年史展区,完整收录粉丝创作的数千件UGC内容。这种将用户共创纳入品牌叙事框架的做法,诠释了电竞社区文化的终极形态。

总结:

开云

从误打误撞的谐音绰号,到承载行业记忆的文化符号,LGD战队的名称演变史就是中国电竞发展的微型缩影。这支战队用十五年时间证明了电子竞技不仅是技术与资本的比拼,更是文化沉淀与价值创造的持久战。其发展历程中展现出的韧性与智慧,为电竞俱乐部探索商业化与可持续性提供了完整样本。

在电竞行业日趋成熟的今天,LGD的案例启示从业者:真正的品牌价值源自文化自觉与社会责任的平衡。当战队名称从梗文化升华为精神图腾,当商业版图与人文关怀形成良性互动,电子竞技才能真正突破圈层界限,完成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的身份蜕变。